沙棘是地球上生存達2億年的藥食兩用的古老樹種,其耐貧、耐脊、耐寒冷,在沙漠和高寒地區兼能生存,是世界植物群中被公認的Vc之王,含有多種維生素、微量元素、氨基酸和生物活性物質(植物臻品,神奇果王)
沙棘,與喜馬拉雅山同齡,以青藏高原為故鄉;沙棘,為落葉直立灌木或小喬木,屬胡頹子科。據專家研究認定,沙棘經歷過2億年前新生代的第三紀。那時,發生了喜馬拉雅山的造山運動,青藏高原隆起。沙棘屬植物經歷了喜馬拉雅山的造山運動、第四紀冰期、間冰期,以及黃土化過程的嚴峻考驗。惡劣、多變的自然條件,使沙棘生物學、生態學習性,向著耐嚴寒、耐瘠貧的方向進化和發展,生態適應性很強。正是這種悠久、神奇、艱辛的發展歷史,造就了沙棘作為植物之珍品、神奇之果王的特性和美譽。
沙棘最早起源于古地中海沿岸,以后隨著地中海的面積逐漸縮小,漸漸向歐亞大陸的溫帶和寒帶遷移。沙棘最早文獻記載可以追溯到1753,瑞典科學家林奈定名為沙棘屬植物。目前全世界沙棘共有6種12亞種,而中國擁有6種8亞種,其中3種6亞種為中國特有。